当前位置:首页 > 上杭客家 > 客家研究
闽台客家渊源
发表日期:2015-04-12  [字体显示:??]  [收藏]   [打印]   [关闭]

  闽台客家渊源

 

  客家源自汉民族,是汉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晋末年,中国的北方陷入严重的战乱,历史进入所谓“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汉族为避战乱而纷纷向南迁徙至相对平和安定的江淮流域。唐朝中期至南宋,中原大地又经历了“安史之乱”,黄巢起义、藩镇割据、五代纷争及金兵攻克北宋等战祸,中原汉民为着生存和发展,只好向因崇山峻岭、荒野原始而少有人烟,较少受战祸蹂躏的今江西东南部(赣南)、福建西南部(闽西)、广东东部东北部(粤东)迁徙。客家先民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后,和原先居住在这里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一起共同开发这片地旷人稀的山区,通过耕作技术的互相交流,劳动剩余产品的互通有无,特别是客家先民与畲、瑶等少数民族互相通婚后,结成了以汉族血统为主的共生共存、互相依赖的共同体;形成了以古代中州汉语为主,同时吸收当地各种有生命力的语言而演变成独特的、活泼的、丰富的客家方言——客家话;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和以中原礼仪为主并吸收畲、瑶等原住民习惯的文化风俗;养成了爱国保族,不畏强权、坚苦耐劳、自尊自重、崇祖敬宗、尊师重教的客家精神。五代至宋元时期,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诞生了。

  闽西古称汀州,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福建省西部。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朝政府在福州、抚州之间设置汀州。汀州初设时辖长汀、黄连、新罗三县,宋时,辖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六县,明成化年间增设归化、永定两县,共领八县。闽西由于武夷山脉的屏护,发生在中原及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几次较大的战乱都较少波及,同时,也是福建的晚开发地区。“宋元时期,北方汉民入闽后落居于福建各地,其中相当一部分落居于闽西、闽北地区……特别是闽西,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是北方汉民入闽后较晚涉足的山区,而当沿海、沿江一带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区域人口逐渐膨胀的时候,后迁入的汉民就不得不向闽西山区拓展,从而促进闽西山区的迅速开发。”[1]客家人在这片乐土拓垦耕耘,繁衍生息,然后又向闽南、粤东、台湾等地和海外播迁。

  闽西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也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早在明代,闽西就有一批客家人迁徙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所率领的2 .5万名将士中不少就是闽西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出现的几次移民高潮都有闽西人参加。而更多的客家人是从客家祖地闽西播迁到闽南、粤东后,再从闽南、粤东迁徙到台湾的。我们可以从客家族谱和一些历史资料中了解到闽台客家之间的深厚渊源关系。本文列举一些姓氏加以说明。

  丘(邱)姓 宋朝中叶丘三五郎从汀州府宁化县迁上杭县胜运里太拔城前坝(今太拔乡太拔村)定居,为闽粤赣台客家丘氏开基始祖。丘三五郎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太拔乡黄岩村屏风岭,县城有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丘氏总祠。丘三五郎生十子:伯一郎至伯十郎。明末清初后,丘三五郎裔孙播迁台湾的有数百支,已繁衍到约40万人口。台湾出版的《“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一书说,奉六十郎公为一世祖的蕉岭丘氏子孙,来台开基祖为最多,有第十五世祖白泥湖的丘景岳等人开基于台北、新竹,第十六世希进公房的丘著奇、敬已等开基云林县古坑乡,第十七世希质公房的丘荣贤、皆秀等开基于苗栗县,第十八世的丘福灵开基于高雄美浓镇,第十九世的丘金华开基新竹;第二十一世的东山丘安禄开基台北等等。丘六十郎是丘三五郎的八世孙,原居上杭来苏里璜坑(今下都乡璜坑村),宋末其子丘文兴曾跟随文天祥抗元,兵败后,奉父隐居粤东镇平员子山(即今蕉岭),丘逢甲先生也是这个支派的嗣裔。1996年,台湾世界丘氏宗亲总会在一份公函中指出:“台湾丘氏极大部分皆出公(指丘三五郎——引者注)之世系,……上杭实为我海内外族人根源之所在,脐带之所系,血统之所承也。”

  江姓   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官任南宋吏部尚书的江万顷与长子江铎(号十八郎)在江西饶州(从江西上饶市)以身殉国。江铎夫人丘十六娘率九子从饶州辗转迁徙到上杭县胜运里三坪村(今庐丰乡三坪村)开基,江氏裔孙在三坪建有江十八郎(银牌)和丘十六娘墓,以及祭祀十八郎夫妇的江氏祖祠。江十八郎裔孙由上杭分支衍传永定、南靖、漳浦、平和和粤东的大埔、饶平以及台湾的台北、淡水、桃园等地。其中,十八郎次子百八郎由上杭三坪迁上杭金丰里高头(今属永定县),以江十八郎为一世祖。元末明初,江氏七四孙肇赐(千四郎)、肇元(千五郎)从高头迁漳州府平和,肇赐居清宁里,肇元在新安里葛布大溪的江寨村开基。永定江氏“据高头东山、南山、北山的族谱记载,一家兄弟三四人、五六人全部去台的很多,还有父子去台的,祖孙去台的;父亲去世,母亲携子去台的;年轻人去台娶妻的。高头江姓17~22世去台湾谋生的人很多,据不完全统计,22世以前去台湾的有460多人。……尤其是一个房族大部分人去台湾了,族谱中的记录就更不齐全。可以断定,22世以前去台湾的实际人数远不止460人。‘高东谱’记载:‘伯祖太东峰公裔孙,裔侄孙居台不下千家’,此足见高头渡台人员之众。”[2]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编印的《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一书,将江姓列为闽西迁台人数最多的姓氏。据台湾出版的《“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一书介绍,清乾隆年间,居住在漳州府平和县江寨的江肇元(千五郎)裔孙,有六批子弟分别在台湾各地开创基业:乾隆初年,江潜与江雄两兄弟卜居于彰化县燕雾下堡的东山镇兴庄;士卯、士香、士根三昆仲,于乾隆中叶建基于现在桃园县大溪镇的仁和宫庙前;江家的媳妇刘氏魏娘,于乾隆九年亲携五男并三孙择居彰化县燕雾堡的三块厝庄开族;乾隆廿二年,江调偕侄欣、艾、动及江星四子,举家迁台湾;江创父子开基淡水摆接堡;江朝雪于乾隆四十五年,携眷来台卜居今之台中北屯区七张犁。江姓的后人遍布在台湾的彰化、嘉义、台北、苗栗、台南、基隆、新竹、南投、台中、宜兰、花莲、屏东、澎湖等县市。

  刘姓 南宋嘉定年间,刘通海(字春和,号大郎)由瑞金迁汀州府长汀县蔡坊,再迁城下里刘屋坑开基。永乐年间,刘通海裔孙伯龙(号六五郎)徙居长汀濑坑鹅湖白竹村(今四都镇溪口赖坑),后裔刘国轩,自幼习武,擅长弓箭,胆识过人,清顺治十六年(1646年)往漳州投军,后为郑成功麾下大将,部属多为客家子弟,刘国轩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历任中都督,封武平侯,他寓兵于民,在半线一带率部进行大规模的开垦,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力劝郑克土爽归顺清朝,促成祖国统一大业,他被调回内地任职后,麾下的客家子弟还有部分留在台湾,在台湾垦殖开基。

  吕姓   据上杭太拔张芬《吕氏四修族谱》和《南靖书洋吕厝龙潭楼吕氏族谱》记载,元朝至元年间,原籍宁国府旌德县(今属安徽省)吕大正(太正)辗转迁徙到汀州府上杭县金丰大陂头山仔下吊枧村(今属永定县)居住。大正生二子:良、良簋。逝世后葬大陂头走马大坪。明初,吕良从吊枧村入赘漳州府南靖县书洋乡蔡溪头蔡仲生家,吕良簋之子吕石福移居古竹溪口(今永定县古竹乡溪口村)。其后,吕良又由蔡溪头肇基书洋枋头的白叶头(今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吕厝)开基。永定县古竹乡溪口村吕姓十一世以后就有人去台湾,如十四世吕凤,于清雍正年间渡海去台在彰化谋生,凤仪、凤乔和凤的嫡侄彩潘也在彰化东势角开基创业。南靖吕良的后裔迁台的就更早、更多,如八世建犀,九世心省、心万,十世和熙、吕任,十一世廷玉、吕住,十二世吕素、吕荦、十三世良仪等50余人均在不同的年代渡海迁台,定居在居中港、居上港、内港、南港、彰化、桃园等地。其中吕廷玉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迁台湾桃园中埔里埔子。吕廷玉六世孙传胜,是台湾著名律师,多次组团回大陆祭祖。1989411日,台湾桃园县桃园市吕氏宗亲向祖地吕厝敬献一块石碑,碑额:“吕氏居台子孙返乡祭祖探亲纪念”,碑文写道:“海峡两岸隔绝一个世纪,但隔不断血浓于水的亲情。”

  李姓   北宋末,原居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县)的李燔在金兵南侵时,携子李孟南迁赣州石城渡(今江西省石城县)。南宋初,李孟又带儿子李珠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李珠之次子李火德从宁化迁到上杭县胜运里丰朗村(今稔田镇丰郎村)开基。李火德夫妇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丰朗村,清道光年间建有李氏大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火德生有三子: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裔孙有数百个支系播迁台湾。如:清乾隆年间,永定湖坑奥杳村的李火德二十一世孙嵩文、崇文兄弟在台北三芝乡开基创业。李火德十世李福山(号万五郎)开基于南靖县书洋镇下版寮村坑口李自然村,据清雍正年间编写的《南靖下版寮万五郎派李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前后移居台湾的李福山后裔有54人,而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又有280多人迁台。广东蕉岭县浒竹村李氏开基祖李景真是李火德八世孙,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有数十位裔孙迁台。据诏安县秀篆镇坪寨村坝头《李氏族谱》记载,李火德十五世李我任开基坝头后,其派下子孙在坝头建有宗祠“余庆堂”,传七世日清、日笃,十一世善金,十五世家营先后渡台定居于桃园,他们在台湾披荆斩棘建立村寨,修建的宗祠亦称“余庆堂”,祀奉诏安祖我任公。李氏是台湾第五大姓,其大部分为李火德后裔。台湾出版的《“唐山过台湾”的故事》在综述了李火德裔孙播迁台湾的世系支脉后指出:“本省现存的绝大多数李氏旧谱,的确都奉上述的那位李火德为南迁入闽元祖,实际的例子太多,不胜一一列举。”“台湾及闽粤各地的李姓宗祠,绝大多数供有宋代的李火德牌位,以他为南迁入闽的一世祖。”

  吴姓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8年)祖居建昌府南丰县的吴宥(承顺)携邹氏、彭氏夫人等迁居宁化石壁,为客家吴氏入闽始祖。吴承顺生四子:坎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一传派龙岩,坤二裔孙分迁上杭、永定、漳州、南靖金山、晋江灵水、龙溪及广东兴宁、丰顺、梅县、蕉岭、饶平、平远、五华等地,震三居广东梅县松口,巽四迁江苏。祖籍漳州平和县乌石村(今大溪镇壶嗣村)吴凤(字元辉)5岁时随父、母东渡台湾,居嘉义县,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任阿里山番通事,连续四十八载,吴凤为了汉族与高山族同胞和睦相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妇孺皆知,被台湾同胞尊为“阿里山神”,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他献身的地方建有“阿里山忠王庙”。连城培田吴孝林,字梦香,在清嘉庆三年(1808年)由汀镇千总调任台湾北路千总,清嘉庆五年转任台湾曲庄营守府,他在台湾率士卒屯田垦荒,亦守亦耕,捐资助教,兴办学馆武场,传播中华文化,《培田吴氏族谱》称赞他:“公魁梧俊伟,勇略过人,镇守曲庄,群众信服”,清嘉庆十三年辞世后,一子二孙继承父志,留在台湾,为台湾开发做贡献。吴承顺十二世孙吴纲(念一郎)迁永定思贤村开基,传至二十四世吴胜昌,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永定迁台湾桃园开基。永定湖坑奥杳吴宗举裔孙从十六世开始,先后有乃相、乃安、乃华、乃第、如梁、敏、俊亭、孔端等数十人迁台。

  张姓   北宋年间,原居陕西凤翔府宝鸡县的张端(字臣楷)因受金人侵优,遂与夫人朱氏迁徙到汀州府宁化县石壁葛藤村(今南田村)。传五世孙张化孙(字传万讳衍)携陈、阙二夫人及家人“卜吉移居闽上杭”。张化孙生18子,有108孙,裔孙播迁海内外,被誉为张氏“鄞江始祖”,张化孙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上杭白砂茜洋村。明清时张化孙十八房裔孙分别从闽西、闽南、粤东地区迁台开基。尤其是化孙四子祥云的后裔在台湾各地更为蕃盛。张姓为台湾第四大姓,大多数为张化孙的后裔,他们分别在南投、屏东、彰化、澎湖等地建祠祭祀大始祖化孙公或原乡祖。张化孙九世孙小一郎,妣华氏、池氏,生下二子,长光裕开基平和小溪,次光昭随母华氏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开基南靖塔下。塔下张氏迁台有:清顺治十八年(1661),张文羡随郑成功迁台,清康熙年间张石敢渡海在基隆开基,清乾隆年间张秀彬在台北定居。漳州南靖《石桥张氏族谱》载,张化孙裔孙念三郎于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从广东大埔迁入南靖梅垅总永一图九甲石桥东山凹头居住,生三子:石荫、石辉、石全。长石荫居石桥,石辉回迁大埔,石全迁竹塔(今曲江圩),石荫四子仕良由石桥迁河坑村,另立小宗“世英堂”,河坑张氏从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起,有十三世贵华、志远、志达、志有、重安等渡台居嘉义,十四世赞能、赞美,十五世振禹、振牙开基台中,现布居在台中、嘉义等地的张氏“世英堂”后裔已传至二十四代。台湾乡亲还将志远、赞美、振禹及各位祖妣灵牌带回河坑世英堂祖祠入禄位。明永乐丰间,张万三由上杭来苏里迁广东程乡石窟都(今蕉岭),乾隆年间,裔孙张尚发渡台,于竹田乡复丰村定居,裔孙建有“万三公祠”。清雍正12年,大埔张化孙后裔张达京任岸里大社通事,在台中盆地兴修水利,承垦荒地,招集大批大埔等地粤东客家人垦殖,在神岗、丰原、潭子、石岗、东势及新庄一带大量出现了大陆移民村落。张达京还得到清朝皇帝的召见和褒扬。

  练姓   唐初,东河任官府录事参军,出征高丽有功,唐太宗赐东河姓练,并封为岐山侯。练河二十八世孙练渊文,名豪,江西行省临江府新淦县人,元延祐年间授汀州府宁化县教谕。适逢蔡五九作乱,攻陷宁化,练豪率眷属沿山路走避,迁居汀州府武平县象洞洋贝开基。清嘉庆年间(1796——1820),武平象洞练蕃榜,字在君,率长子兆科、次子恭科及本村三四十人,渡海到台湾台北县石门乡乾华村开基。洋贝水寨子村十四世练锦芳怀揣练氏族谱,渡海到新竹县创立基业,他总是怀念家乡亲人,为使子孙后代不忘根在武平,源在大陆,把开发地取名为武平的地名“水寨子”。20世纪90年代,他的后裔根据族谱记载,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祖地的“水寨子”。客家练氏主要分布台湾的台北、新竹、屏东等县、台湾茂林练氏宗祠有联:“台山连接歧山业,淡水长流淦水风。”“思我祖别井离乡,由汀武而迁台湾,辟土开疆,克俭克勤新世泽;嘱尔曹守成创业,自士农以及工贾,继志述事,毋忘歧淦旧家风。”

  钟姓 迁入闽西有两支,一支是南朝宋武帝刘裕(420——422年)任闽中都督的钟贤之子钟朝(会正)。另一支是唐昭宗(889——904年)时任汀州刺史的钟全慕。钟氏后裔播迁闽、粤、赣、台、港、桂及海外。《武平钟氏族谱》记载,钟氏裔孙从明朝年间开始从两个方向向台湾播迁。一是由武平、闽西直接迁台,明朝年间迁台的有:武平钟氏十三世奕德,十四世乾辉、乾秀、乾让、乾、乾材、乾桂、良伟、良近等20多支在苗栗一带垦殖,至于清康熙乾隆年间更是有十九至二十五世的荣瑞、有、绍英、尚英、森钅监、启贵等60多个支派。二是由粤东迁台。武平钟氏从宋代开始就迁往粤东各县,蕉岭县钟一标先生的《钟姓渊源》一文指出,武平钟氏派衍蕉岭城乡,由于蕉岭“邑中地狭民稠,故赴台湾耕佃者十之二三”。“在清嘉庆以前(1796年)迁居台湾的钟氏:苗栗县苗栗镇有清荣、声洪,头份有奕亮、书来、书举、书彦、书科、书权、日英,铜锣有鸣和、鸣凤,公馆有凤邦、南朋、南芳、俊岐,狮潭有祥山。台北市大安区有云攀。台北县淡水有集章。桃园县桃园市有相英,平镇有兆川,龙潭有庆淑、京珊,杨梅有献兰、禄英,新屋有捷元。新竹县竹东有锡伦,芎林有启训、衍沧,竹北有邦杰。台中县东势有洪秀。高雄县美浓有秀思、荣友、学友、概芳、舜芳、文英、钦尹、起秀、起云、起玉、起睦、国扬、丙扬、万美、开仁、开顺、云桢、云广,杉林有北星。屏东县潮州有廷贤,万峦有秀清、秀传,高树有启昌等”[3]。台湾著名作家钟理和先生的上祖源禄公(维端)就是从武平迁粤东梅县白渡堡江南村开基,清康熙中叶后迁台。

  饶姓 宋末,饶济宇,号建三,从江西吉安来汀州府任推官,曾随文天祥抗元,宋亡元兴后,避居长汀县城八角楼,为饶氏入汀始祖,殁葬长汀县云山。济宇生四子:一郎迁武平县大南坑(今永丰乡帽村),二郎迁上杭县瓦子街后再迁程乡金盘(今广东梅县松口铜盘),三郎迁龙岩,四郎迁潮州府神泉(今大埔茶阳)。明清之际,闽西、粤东、饶氏几十个支脉播迁台湾,如台湾《饶氏族谱》记载:约在清康熙末年,饶氏十五世忠山公从闽西汀州府武平县岩前城胡拂庵(今岩前镇伏虎庵)三角街迁台,并生有三子:长德兴、次德旺、三德龙。清咸丰年间,武平县武东乡陈埔村饶氏十三世众多裔孙迁台中开基,现繁衍至千余人。

  简姓   北宋末年,江南临江府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简鲁仲,因金兵南侵,清江为中原通往岭南等地要道,为进兵必经之路,遂举家避乱迁徙到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居住。简鲁仲长子会益,讳孟一,名万五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被派至上杭监督构筑县城,就此卜居于上杭县蓝路口。简会益传三世致德迁上杭洪源村坪隔口(今属永定县培丰镇),传九世德润入赘南靖书洋长教张家,为南靖长教简氏始祖,裔孙中亦有以“张简”为姓的,为纪念祖宗这段肇基历史,台湾嘉义、基隆等地还成立了“张简宗亲会”。南明永历年间(1647——1661年),永定简汉超入垦台南左镇,为客家简氏入台最早的一支。客家简氏入台最多的一支应为南靖简德润后裔。《永定范阳简氏洪源会益公族谱》记载,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举兵漳、厦抗击清军,简德润第十一、十二世孙辈群起响应,参加郑成功部队,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他们一起随军作战,台湾光复后,他们也定居在宝岛。清康熙年间开始,简德润八世孙简礼、简义、简让以下迁台的有100多户,200多人,简会益迁台裔孙分布较多的县市依次为:台北县、桃园县、台北市、南投县、宜兰县。分布较多的乡镇、市区依次为:南投草屯桃园市、嘉义大林、高雄大寮、台北板桥。在台湾台中市南屯区丰乐里,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简氏大宗祠“溯源堂”,祠中供奉着洪源简氏始祖会益公。

  魏姓   闽西魏氏其来源大致都是唐宋以后的北方汉族南迁移民。魏弥,号四一郎,宋末元初,因“五季之乱”从江西石城迁宁化石壁避难,再迁上杭大溪里古竹黄竹烟(今属永定县)定居。生三子:进兴、进富、进旺。进兴移居漳州府南靖县梅林,进富留居黄竹烟,进旺移居漳州龙溪。《(南靖)梅林魏姓族谱》记载,魏进旺在梅林的后裔在清康熙、乾隆年间迁台的有:文仲、可俊、文兆、秀明、俊生、文作等数十人。《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魏氏大族谱》记载,魏进富在黄竹烟的后裔迁台的有: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德宽、行春、龙美、成美等。成美(尚莹)在彰化开基后,其后裔在彰化建起魏氏宗祠“成美堂”,以他的名字为堂号祭祀他。明末清初,魏弥的后裔由永定、南靖迁台的,在族谱上记载着世系和名字的就有300多人。“康师傅”牌方便面的顶新集团公司创办人魏庆州先生就是永定县古竹乡黄竹烟村的魏氏迁台裔孙。

  魏侃夫在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为武平县尹,任满后卜居今武平县万安乡七里村,为武平魏氏始祖。魏侃夫十三世之后便相继有人渡台。如岩前澄邦村魏氏十六世飞龙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桃园开基,其后,十七世勤创、雨来等先后迁桃园、苗栗开基。魏氏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彰化员林、永靖、社头;云林北港、斗南、西螺,台北八里、北投、树林、永和,桃园大园、大溪、中坜,台中潭子、新社、雾峰、乌日、丰原、和平、大甲、东势,南投草屯、中寮埔里,嘉义大埔、苗栗大湖等地。

  客家民系从闽西播迁台湾的事例在客家各姓氏的族谱中还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台湾现有约500万名客家人中,从汀州直接迁台人员后裔约占10%,其余大多间接地与闽西有渊源关系。据上杭县谱牒馆资料显示,闽西先后共有70多个姓氏的居民迁往台湾,其中有张、李、邱、钟、何、简、罗、魏、游等10多个姓氏的入闽西开基始祖后裔。有的姓氏在台湾已繁衍至数十万人,如台湾张氏人口达105万人,其中,90%是上杭白砂张化孙的后裔。据永定县调查统计,该县简氏在台繁衍后裔已有20余万人,江姓在台繁衍至五六万人。”[4]台湾客家根在闽西。闽西是台湾500万客家乡亲的主要祖居地,闽台客家同宗同源,一脉相传,都是汉民族大家族的成员,都是炎黄子孙。

  

  


  [1]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第4243页。北京,方志出版,2005年。

  [2]苏志强:《高头江姓人迁台述略》,《永定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第58页。政协福建省永定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611月。

  [3]钟一标:《钟姓渊源》,《蕉岭文史》第七辑第14页。政协广东省蕉岭县委员会文史科编,1990年。

  [4]龙岩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岩市志》第二册第1340页,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12月。

  
收藏】 【打印】 【关闭

主办:上杭县政协 承办:上杭县数字上杭建设办公室
闽ICP备09032653号 E-Mail:zx@shanghang.gov.cn